产品中心

你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五项严禁”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划定红线

  近日,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规将于2024年春季学期起施行。

  《通知》提出严禁随意扩大范围、严禁强制学生参加、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严禁不合乎条件的人员和机构进校提供课后服务等“五项严禁”。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课后服务的设置需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也需要以服务育人标准对课后服务进行规划、实施、要求和规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指出,《通知》中强调的“五项严禁”既对课后服务的时间、内容范畴和收费问题等作出明确界定,也对当前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作出重点提示,有利于各学校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解决和避免相关问题,规范开展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的品质,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程潇现在每天能在单位5点正常下班后再去学校接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相比曾经需要在下午3点半和单位请假先去接孩子,如今的便利得益于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地方和学校出现不规范行为。比如,有的学校随意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还有的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并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刷题备考、集体补课。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2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此次《通知》再次进行重申,明确学校不得以课后服务名义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不得违背学生家长意愿强制收费或捆绑收费。学校要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将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服务时间、课程内容等相关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通知》明确的“五项严禁”涵盖了课后服务的范围、内容、收费等关键环节,极具针对性,为课后服务健康发展划定了明确底线。各学校应努力把课后服务建设为学生素质拓展平台,通过开设各类活动,并适当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后服务需要瞄准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特定时段的成长真实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考虑到学生特点不同,需求也多种多样,储朝晖建议课后服务发展要形成多方合力。比如,鼓励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也应将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充分利用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活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在规范课后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的品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将指导各地各校加强课后服务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同时,充分的利用校外资源,发挥好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还将全方面推进优质课后服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序扩大数字化管理试点应用,提高课后服务管理效能。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