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国内焊接机器人水平的钱江机器人携“明星产品”惊艳亮相2018年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引发行业地震。
】作为一年一度规模及影响力的全国焊接领域盛会,2018年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简称“BEW”)挥师南下广东,5月8日-11日在中国华南制造业重镇东莞举办。代表国内焊接机器人水平的钱江机器人携“明星产品”惊艳亮相,引发行业地震。值得一提的是,新款弧焊机器人QJRH4-1A全面上市,攻破了复杂多焊点又有效率要求的工件焊接难题,为国内各个行业的应用实践又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德国焊接学会、德国埃森展览公司等共同主办的BEW,在业内享有盛誉,是焊接切割领域中大的展会,在德国每四年举办一次,国内一般轮流在北京、上海举办。
钱江机器人是焊接领域的“元老”,此次展会上钱江机器人展示了7个项目:激光切割项目、激光焊接项目、变位机+双机器人协同焊接项目、机器人抓取+机器人协同焊接、铝合金鱼鳞纹马鞍形焊接、焊缝跟踪焊接(中厚板)、焊缝处理及表面打磨工作站。
钱江机器人是国内首批自主研发焊接机器人的企业。“现在国产机器人的痛点之一就是控制器、减速机、电机等核心部件以进口为主,成本降不下来。为此,这些年,我们花大力气在自主研发核心部件上,我们的开发团队有四五十名干将,还在上海成立了钱江机器人研究院,不间断进行核心技术上的突破。”钱江机器人营销总监王永贵介绍说,目前钱江机器人性能优于国产同类机器人,可以匹敌国外;而价格比国外的同类机器人要低,性价比可谓极高。
此次展会上钱江机器人重磅推出的焊缝处理及表面打磨工作站尤其亮眼,该工作站组由200KG机器人、换砂台、换刀台、四头打磨头、电控系统等组成,分为2个功能,分别是对焊缝做处理和对箱体表明上进行打磨。钱江机器人研发部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该工作站创新了非标设计的换砂去砂台,可同时对四个打磨头进行仔细的检测砂纸、撕砂纸及贴砂纸的动作,以保证砂纸的自动更换。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上钱江机器人还推出了重磅明星产品:新款弧焊机器人QJRH4-1A,其负重质量4kg,可达半径1410.5mm,重复定位精度0.03mm。搭配双轴变位机,利用机器人的柔性及变位机水平、垂直180的回转,可将任何一段焊缝转到合适的焊接位置,实现了14根轴的同时插补控制,能轻松实现复杂多焊点又有效率要求的工件焊接。
“钱江机器人搭配自有的弧焊电源,焊接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大幅度提高;柔性配置的工作站,只需更换夹具就可以实现不同工件的焊接,而且夹具与变位机或平台间的接口连接全部采用快速更换的典型结构,使夹具更换方便快捷;变位机的回转由机器人控制柜控制,焊接过程中,能实现机器人与变位机协调运动,无需变位机单独配控制柜驱动,节省了空间。”钱江机器人研发部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
在王永贵看来,此次埃森展挥师南下,选址东莞,有着深远的意义。“现在我国正在倡议一带一路战略,埃森展的举行可以助力我国焊接行业的发展。虽然目前我们仍旧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但从今年开始,我们也将逐步涉猎一带一路相关的市场。”
据其透露,目前,钱江焊接机器人已经出口到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阿根廷等国也出现了钱江机器人的身影。接下来,钱江机器人还将进军德国、泰国等市场。“国产机器人的销量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仅去年,机器人国内的销量(包括品牌)就达到13万台。其中,焊接领域这块蛋糕正在慢慢的变大”
钱江机器人自从与爱仕达联姻后,就步入发展快车道。据钱江机器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2017销量突破了1000多台,同比2016年增加了8倍。此外,2017年我们还进行了全国的战略布局,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十几个办事处,提供售前售后服务。”
事实上,钱江机器人作为国产机器人中的一支中坚力量之一,很早就被资本大鳄盯上。自2016年被爱仕达控股后,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对内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强化内部管理,初步建立了一套技术创新管理体系,以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为突破口,围绕产业链布局,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新兴研发技术、开展合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能力,牢牢掌握核心竞争力。
在制造能力方面,钱江机器人在温岭市工业园区生产基地有着先进的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磨床等机器人加工、调试和测试设备,建立了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加工、装配、测试平台。建立了工业机器人零部件检验测试标准与体系,制定了完整的各类型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工艺。
收购钱江机器人也是爱仕达智能制造战略升级的重要一战,爱仕达重磅打造的智能工厂导入了500台钱江机器人,可以达成“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的领先水平,预计建成后,公司制作效率提高两成以上,而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不良品率、单位产值能耗均大幅度降低两成以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钱江机器人为国内各个行业的应用实践提供了“实践样本”,也为中国工业机器人走出提供了“中国样板”,助力中国制造升级跑出加速度。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己检查相关内容。)
机器人是个新兴硬科技产业,往往吸引了许多企业进入,导致市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使机器人企业面临价格战、产品同质化等问题,降低了它们的利润空间。
内有“两桶油”相继投身机器人,外有BP等巨头和波士顿动力深度合作,油企们为什么都看上了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链已有至少3家企业完成亿元融资,包括为移动机器人提供控制管理系统的「浙江科聪」、冷链云工厂平台「粤十机器人」、光伏电站智能化机器人制造商「仁洁智能」等,三家企业在本轮融资中均获得近亿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