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资产配置的含义和主要考虑因素;了解资产配置管理的原因及目标;熟悉资产配置的基本步骤。
了解资产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历史数据法和情景综合分析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资产配置过程中的运用;熟悉有效市场前沿的确定过程和方法。
了解资产配置的主要分类方法和类型;熟悉各类资产配置策略的一般特征以及在资产配置中的具体运用;熟悉战略性资产配置与战术性资产配置之间的异同。
本章为全书的重点章节。从历年考试来看,命题多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历年来本章内容出题分值不等,大多集中在3~5分左右。
——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
资产配置是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投资组合相对业绩的重要的因素。资产配置的目标在于以资产类别的历史表现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决定不同资产类别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以此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消除投资的人对收益所承担的不必要的额外风险。
资产配置作为投资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其目标在于协调提高收益与降低风险之间的关系,这和投入资金的人的特征和需求密切相关。
包括投资者的年龄或投资周期、资产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和风险偏好等因素。对于个人投资商而言,个人的生命周期是影响资产配置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最初的工作累积期,考虑到流动性需求和为个人长远发展目标进行积累的需要,投资应偏向风险高、收益高的产品;进入工作稳固期以后,收入相应而言高于需求,可适当选择风险适中的产品以降低长期投资的风险;当进入退休以后,支出高于收入,对长远资产金额来源的需求也开始降低,可选择风险较低但收益稳定的产品,以确保个人累积的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随着投资者年龄的日益增加,投资应该逐渐向节税产品倾斜。
一般只有专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的人会受到监管的约束。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各种市场和监管因素的变化和影响。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以公平价格售出的难易程度,它体现投资资产时间尺度和价格尺度之间的关系。投资者必须通过你自己短时间内处理资产的可能性,建立投资中流动性资产的最低标准。
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如债券等)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时,需要仔细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税收结果对投资决策意义重大,因为任何一个投资策略的业绩都是由其税后收益的多少来进行评价的。对面临高税率的个人投资商和机构投资的人而言,他们更重视在整个资产配置中合理选择避税或缓税的投资产品。
【经典例题:判断题】:资产管理者进行资产配置时,不能脱离投资人的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而无约束地进行。
这一步骤包括利用历史数据与经济分析来决定投资者所考虑资产在相关持有期间的预期收益率,确定投资的指导性目标。
这一步骤包括利用历史数据与经济分析来决定投资者所考虑资产在相关持有期间的预期收益率,确定投资的指导性目标。
与历史数据法相比,情景综合分析法在预测过程中的分析难度和预测的适当时间范围不同,也要求更高的预测技能,由此得到预测结果在一定度上也更有价值。一般来说,情景分析法的预测期间在3-5年左右。
(2)预测在各种情景下,各类资产可能的收益与风险,各类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4)以情景的发生概率为权重,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估计各类资产的收益与风险。
一般而言,划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采用的是历史数据法。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在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范围内运作。
采用历史数据分析方法,一般将投资者分为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三种类型,明确了风险和收益的正相关系之后,资产管理者必须进一步确定和量化风险。可采用的方法有方差度量法、收益预期范围度量法和下跌概率法,方差度量法是最常见、最简便的风险度量方法。
在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之后,资产管理人就能确定能带来最优风险与收益的投资组合。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将选择较高风险的投资组合,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将选择较低风险的投资组合。
对于那些有负债的机构(如养老金计划)来说 ,在通过资产配置构建资产组合时应同时考虑负债,实现“资产与负债最优化”。